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学会动态 >
金坛市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基本药物监管
发布日期:2015-02-02 09:56:11 文章出处:

  近年来,金坛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,逐步建立和规范了基本药物的采购和使用监管,保障了基本药物的安全采购、合理使用,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。

  一是把控好药品购销环节源头管理。金坛市开发了药品采购配送系统平台,并与医疗机构HIS系统、药品(耗材)供应商ERP系统对接,实现采购信息、配送信息的流转。在平台上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药品、耗材、供应商、生产厂家目录,医院HIS系统在库房生成采购申请单的同时,采购单也上传到采购平台,做到及时准确。平台提供日常监管功能,可以查看各医疗机构药品的采购、入库、出库、库存、药房发药退药情况。对医院来说,采购配送平台可帮助其降低药品库存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;对药品供应商来说,通过平台可动态查看医院对药品使用的需求,合理备货,提高资金周转率;对卫生行政及其他政府监管部门来说,可通过平台实现对药品从生产厂家到供应商、到医院、最终到病人用药的全过程监控,可根据需要对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情况、医生处方情况、医疗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监管,同时能监测到出现不良反应药品的生产厂家、批号、病人使用情况等信息。

  二是抓好药品使用环节管理。使用环节管理主要是对抗菌药物的管控、普通药物适用症、配伍禁忌等,杜绝和避免临床医生随意性用药。实行药品和耗材的目录统一,目录由采购办审核、信息中心维护,医院不可自行维护。严格控制各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购用品种、品规数量,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、品规结构合理。根据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,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,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,在医院系统中设定不同级别医师使用抗菌药物不同的处方权限,采取分级管理制度措施,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行为。

  三是做好事后监控管理。事后监控主要是处方监管、抗菌药物和辅助用药的监管。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。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,清退存在安全隐患、疗效不确定、耐药严重、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。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开发了对临床医生处方和抗菌药物的监管功能,可以统计到大处方和抗菌药物比例超标的医院、科室、医生,调阅到医生的临床处方,有针对性的对临床运行情况进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。